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是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如何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2月19号,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张文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郭方芳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郑德安,走进《主体责任·书记谈》节目,与主持人面对面畅谈,他们是如何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本期主题为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行政审批局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一方面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另一方面开展权力运行流程和服务流程再造,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更有获得感。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启动智能审批改革,实现企业开办“秒批”;通过“证照分离”改革,将49项原本需要审批的事项改为备案许可,纳入“多证合一”,实行“一照一码、一照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坐地办”转向“现场办”精准服务解难题,从“围着办”转向“网上办”线上服务提质量,从“等着办”转向“马上办”靠前服务提效率,持之以恒转职能、转作风。
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市行政审批局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目前,99.88%的审批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实现“一张网”“五级联通”,汇集各类办件数据362.72万件;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打造“快进、快办、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基础上,推出“智慧办”,企业开办“秒批秒办”。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突破53万户,在全省位居第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通15个数据平台,实现全市域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登记时间压缩为10分钟。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一网通办”的“不延期、不暂停、不见面”优势,在实体大厅关闭期间,网上办理2676本不动产权证。